Loading…
第6編 流亡以後
第四十五章—歸回故土
「我憑公義興起古列,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。他必建造我的城,釋放我被擄的民,……」 (賽45:13)
古列的大軍迫進巴比倫的城垣,對猶太人而言,乃是一個先兆,表明他們獲釋放的時候近了。在古列出世一百多年前,聖經就已提及他的名字:「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,我攙扶他的右手,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;」(賽45:1)「論古列說:他是我的牧人,必成就我所喜悅的;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,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。」(賽44:28)波斯大軍突然從業已改道的河床,進入巴比倫京都的中心,又闖進全無防守且敞開的門戶,應驗了以賽亞先知所說的預言。耶利米先知的著作中亦提到:「七十年滿了以後,我必刑罰巴比倫王、和那國民、並迦勒底人之地,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。」(耶25:12) SPaK 162.1
但以理和他的同伴經常研究這些預言,看到局勢正在迅速發展,顯明上帝大能的膀臂運行在各國中間。他們想起主曾說:「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,我要眷顧你們,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,使你們仍回此地。」(耶29:10)正當但以理默想這些預言,並祈求上帝幫助他明白其中的含義時,就有一連串論到各國興亡的異象賜予他。第一個異象記在但以理書第7章,他 並不完全瞭解其中的意思。後來又得一異象,聽見「有一位聖者說話,另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,這異象要到幾時才應驗呢?」聖者答道:「到二千三百日,聖所就必潔淨。」(但8:13、14)這話使他困惑不已,天使加百列向他作了部分的解釋,但後來他昏倒不醒,病了數日。 SPaK 162.2
但以理心中愁煩,就重新研究耶利米的預言,而明白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,是以七十年為滿。他便禁食、披麻蒙灰,以罪人的身分來到上帝面前,力陳他熱愛之民的需要。他呼求說:「主啊,求你按你的大仁大義,使你的怒氣和忿怒轉離你的城耶路撒冷,……求你垂聽僕人的祈禱懇求,為自己使臉光照你荒涼的聖所。……我們在你面前懇求,原不是因自己的義,乃因你的大憐憫。」(但9:16-18)在此之後,大有能力的加百列又向他顯現,叫他注意在巴比倫傾覆伯沙撒被殺之前所見的異象,七十個七的時期乃是重建耶路撒冷的開始。 SPaK 163.1
但以理的祈禱是在大利烏元年獻上的,也就是巴比倫傾覆後二年。大利烏駕崩,由古列繼位。從他執政開始,就是第一批希伯來人被擄到巴比倫滿七十年的時期。古列對但以理蒙救脫離獅子坑的事,印象深刻,頗為器重他。上帝感動古列,使他發現那有關自己的預言,就立志要完成上天所交派的使命。他發出一道詔令,說明讓希伯來人回去重建聖殿的意願,又進一步降旨:「要建造這殿為獻祭之處,堅立殿的根基;殿高六十肘,寬六十肘;用三層大石頭,一層新木頭;經費要出於王庫;並且上帝殿的金銀器皿,就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到巴比倫的,要歸還帶到耶路撒冷的殿中。」(拉6:3-5) SPaK 163.2
這道詔令傳遍了波斯國最遙遠的省分,使分散在各處的以色列人大為欣喜。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、祭司、利未人等,約有五萬人決定回耶路撒冷去建造聖殿。許多人亦甘心獻上許多金銀財寶給他們。古列派庫官送來上帝殿中的金銀器皿,共有五千四百件。王又派大衛的後裔所羅巴伯,負責作那回到猶大地之人的省長,並有大祭司約書亞同行。他們平安抵達耶路撒冷之後,立即動手興建被拆毀的一切。由族長率領眾百姓獻上財物,作為補助重建聖殿的費用。他們在殿內築了一座壇,恢復已經中斷的神聖祭祀,然後又一同守住棚節,懷著歡樂的心情,進行籌建的大工。 SPaK 164.1
籌備建材的工人在廢墟中找到一些巨大的基石,是從前所羅門時代運來此的。在奠基禮時,有成千上萬的人前來參觀。奠立房角石的時候,全體民眾在祭司的號筒和亞薩子孫的銅鈸伴奏下,同聲讚美稱謝上帝。但在歡樂聲中亦傳出不諧之音,有許多祭司、利未人、族長,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,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,便大聲哭號。他們非但不感欣喜,反而懷藏不滿和灰心的情緒,為這殿不如所羅門聖殿的榮美而悲哀。這些悲歎和怨言,使工人喪氣和產生疑問,不知應否繼續建造。所幸其中還有許多人,具有更大的信心和更遠的眼光,依然大聲歡呼,鼓舞眾人的士氣。 SPaK 164.2
以色列人常以第一座聖殿的雄偉壯麗和隆重的祭祀禮節而自豪,但他們的敬拜缺少痛悔謙卑的心,因此不能得蒙上帝的悅納。每當品格被忽視,心靈有缺欠,敬虔被摒棄之時,驕傲與炫耀的心就必貪慕外表的壯麗,虛浮的裝飾,和堂皇的儀式,這一 切都不能榮耀上帝。祂所注重的是仁愛與善良的原則,內心真誠的敬虔,以及屬靈經驗上的長進。教會可能外表毫無動人之處,看似地上最貧窮的,但如果其中的人具有基督的品德,天使必參加他們的崇拜。他們所發出的感謝與讚美,必如馨香的供物升達上帝面前。 SPaK 164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