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Loading

Loading
(You are in the browser Reader mode)

第7編 黃昏之光

第五十八章—拯救者的來臨

「及至時候滿足,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,……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。」(加4:4、5) 

自從始祖喪失伊甸家園,直到上帝的兒子顯現之漫長世紀中,人類的希望都集中於救主的降臨。這希望的第一道提示,是在向伊甸園內向蛇所發出的宣判中,賜給亞當和夏娃的。主說:「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,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;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,你要傷他的腳跟。」(創3:15)這個應許帶來了得救的希望,使他們可以藉著信靠基督,再度成為上帝的兒女。 SPaK 200.1

撒但因使人犯罪,而成為「這世界的神。」(林後4:4)那一度屬於亞當的主權,也就轉移給他了。但基督降世承擔罪的刑罰,不但救贖人類,也收復了所喪失的主權。這個救贖的盼望,藉著亞當、塞特、以諾、瑪土撒拉、挪亞、閃、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、和其他先賢的信心,一代一代地傳給以色列民,然後再傳給全世界。上帝呼召亞伯拉罕時應許道:「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」(創12:3)雅各為兒子猶大祝福時說:「圭必不離猶大,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,直等細羅(賜平安者)來到;萬民都必歸順。」(創49:10)上帝亦指示摩西:「我必在他們弟 兄中間,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,……」(申18:18) SPaK 200.2

在先祖時代,所有的崇拜祭祀均預表救主的來臨,讓他們從聖幕和聖殿中的儀式中,學習有關基督將以救贖主、祭司、和君王的身分降臨的偉大真理。從這些帶有預表性的祭祀裏,撒但不斷地努力要截斷天地之間的交通。所以他設法讓人曲解這些祭禮,同時又增加世人的邪情私慾,使無數的人因屢次犯罪而遠離上帝,生活在罪惡的枷鎖之下。撒但殷勤地研究有關彌賽亞的信息,盡可能地矇蔽世人的心眼,使他們在基督降世時,拒絕上帝的救贖恩典。 SPaK 201.1

在洪水之前的幾個世紀中,撒但的計謀幾乎成功,但上帝絕不放棄祂為人類所定的慈愛計劃,乃要藉著屬於閃的世系――亞伯拉罕的子孫保存下來。在各世代中,有上帝所指派的信使興起,喚醒人注意獻祭禮儀的真正意義以及救贖的應許。上帝的旨意就在頑梗的反對之中得實現。先知以賽亞宣告說:「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,有一子賜給我們;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;祂名稱為:奇妙、策士、全能的上帝,永在的父,和平的君。」(賽9:6)「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;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。」(賽53:6) SPaK 201.2

基督之所以付出救贖的代價,乃因祂憐愛世人,為我們捨己奉獻。祂在世上的生活,並沒有喧嘩的爭論、誇耀的崇拜、或博取稱讚的行為。救主要藏在上帝裏面,而上帝也要在祂兒子的品德上彰顯出來。耶穌降世絕不減輕律法的重要性和其要求,乃是要將之高舉,並除去世人所加附的苛刻條文,使人看到遵行主道必蒙上帝的悅納。因此這個洗淨罪污的泉源,要向世人敞開,讓 「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」得生命。在基督無私的服務中,每一句言語、每一項舉動、和每一件神蹟,均向墮落的人類顯明上帝無窮的慈愛。 SPaK 201.3

救主第一次的降臨和祂一生的工作,都曾由天使加百列向但以理說明。天使說:「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,已經定了七十個七,要止住罪過,除淨罪惡,贖盡罪孽,引進永義,封住異象和預言,並膏至聖者。」(但9:24)預言中一日乃代表一年,七十個七即代表四百九十年。「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,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,必有七個七,和六十二個七。」(但9:25)亞達薛西王下令重建耶路撒冷,於公元前四五七年秋季生效,從這時算六十九個七,或四百八十三年,就到達公元二十七年秋季,正是耶穌受浸被聖靈所膏和開始傳道工作之時。天使又說:「一七之內,祂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。一七之半,祂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。」(但9:27)耶穌開始傳道後的七年,福音要特別向猶太人宣傳;三年半由基督親自傳講,後三年半則由使徒宣揚。公元三十一年春,基督被獻於髑髏地,聖殿的幔子裂為兩半,地上的祭祀與供獻從此停止。公元三十四年,司提反被石頭打死,使受逼迫而分散的信徒,將福音傳到各處去。再過不久,即有逼迫基督徒的掃羅悔改,成為外邦人的使徒保羅。 SPaK 202.1

一個世紀接著一個世紀過去,眾先知的聲音已止息了。猶太人的信心趨於黯淡,許多人以為:「日子遲延,一切異象都落了空呢!」(結12:22)但時候將到,祂必將真理從世人言論的糠胚中分別出來。撒但若能勸誘基督屈從試探,就能將全人類都擄為己有。基督在試探的曠野中、在客西馬尼園裏、在十字架上, 為拯救人類的大工忍受屈辱和痛苦。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,撒但確實傷了祂的腳跟。但藉著基督的死,祂為罪人償付了罪債;又藉著祂的復活,戰勝了死亡的權勢,為一切信徒打開墳墓之門,此舉乃代表祂傷了蛇的頭。如今,因祂的死與復活,讓我們得蒙救贖,重新到父面前,與上帝和好。 SPaK 202.2